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校级精品开放课程建设管理办法

作者:发布时间:2023-05-23浏览次数:13

精品开放课程包括精品视频公开课与精品资源共享课,是以普及共享优质课程资源为目的、体现现代教育思想和教育教学规律、展示教师先进教学理念和方法、服务学习者自主学习、通过网络传播的开放课程。根据教育部《关于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教高[2011]8号文件)指示精神,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一、指导思想

精品开放课程建设是教育部“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校课程建设的重要内容。通过开展精品开放课程建设,切实推进教学观念转变、教学内容更新和教学方法改革,激励广大教师积极投入教学和人才培养工作研究,进一步促进教授上讲台,建好示范性课程,并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实现优质课程资源的共享,从而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基本原则

(一)课程建设要有先进的教育思想为指导,体现现代教育理念,能满足学生自主化学习、个性化学习的需求,并且完全符合教育部制订的课程建设标准。

(二)要建设一支结构合理、人员稳定、教学水平高和教学效果好的教师队伍。

(三)课程教学内容要具有科学性、先进性,能够充分反映本学科领域的最新科技成果,广泛吸收先进的教学改革经验,并能和本领域的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相结合。

(四)课程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先进,能够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有利于培养学生科学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特色鲜明,效果显著,符合素质教育要求。

(五)要集教学名师、精品教材、教学改革成果于一体,实现优质教学资源的交流与共享,最大限度地提高本科课程的教学水平和质量。

(六)课程建设重点体现“精”,即内容精当、教艺精湛。采取“重点扶植、稳步推进,成熟一门,发展一门”的措施。

三、精品开放课程建设内容 

(一)精品视频公开课

精品视频公开课是以高校学生为服务主体,同时面向社会公众免费开放的科学、文化素质教育网络视频课程与学术讲座。精品视频公开课着力推动高等教育开放,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弘扬主流文化、宣传科学理论,广泛传播人类文明优秀成果和现代科学技术前沿知识,提升高校学生及社会大众的科学文化素养,服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

(二)精品资源共享课

精品资源共享课是以高校教师和学生为服务主体,同时面向社会学习者的基础课和专业课等各类网络共享课程。精品资源共享课旨在推动高等学校优质课程教学资源共建共享,着力促进教育教学观念转变、教学内容更新和教学方法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服务学习型社会建设。

四、具体要求

(一)校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的申报范围原则上是在原校级、省级精品课程范围内遴选;校级精品视频公开课的申报范围无限制,由学院择优推荐。

(二)课程负责人应具有副高级以上(包括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学术造诣深、教学经验丰富、教学特色鲜明以及科研成果较多者,且督导员及学生评教结果达到优秀。

(三)教师的教案、讲稿整齐完备,能够结合学科特点有效使用多媒体教学课件进行授课。

(四)课程使用高质量的国家高等教育部门统一教材(精品资源共享课程)。

(五)精品视频公开课建设技术标准按照教育部下发的《精品视频公开课拍摄制作技术标准》(2013年版)执行;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技术标准按照教育部下发的《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技术要求》(2012年版)执行。

五、组织管理

(一)精品开放课程建设工作实行主管校长负责制,由教务处负责精品开放课程的整体规划和具体实施。在政策、经费和人力等方面予以落实,多部门协调,积极组织开展课程建设和应用。

(二)成立精品开放课程建设专家组,负责相关政策研究、课程遴选、内容审查和运行评价,把好课程的政治关、学术关和质量关。

(三)现代教育技术中心负责课程技术研发、资源编审加工、网络运营及相关服务工作。

(四)经学校评审后,认定为达到校级精品开放课程要求的,学校命名为校级精品开放课程并给予相应的经费支持。学校每年从校级精品开放课程中按名额推荐最优秀的课程参加省级精品开放课程的申报和评选。被评为省级精品开放课程的课程将给予表彰和奖励。按照教育部、省教育厅的要求,采用“建设一批、推出一批”的方式,在学校网站上和上级单位指定的公共门户网站上同步推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