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主干课程是指专业课模块或专业基础课平台中最能体现专业特点和人才培养精髓的主要课程,数量约为8-10门/专业,在专业课程体系构建中起到稳定课程结构、突出专业特点的作用,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起到传授核心知识、培养核心能力的作用。因此,专业主干课程的建设是专业建设、课程建设的中心工作,也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环节。
为进一步深化我校教学改革,加强我校课程建设,突出专业特点,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推进“本科专业质量提升工程”建设,特制订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根据《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12〕4号)和《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十三五”发展规划》(农垦校党发〔2016〕13 号)的精神,以更新教学理念为先导,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突出专业特点,结合学校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建立精品课程观,进一步完善适合学生个性发展的课程体系。
二、建设目标
结合人才培养目标,各专业遴选8-10门专业主干课程,通过本方案的实施,建成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课程团队,形成体现改革精神、吸取教学与科研新成果并充分考虑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新要求的课程大纲与教案,选用或编写高水平国家级系列教材,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完善实验教学体系,形成具有鲜明专业特色、成熟稳定的教学方法体系和课程考试制度。
二、专业主干课程的遴选
学院按照各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要求,经过充分调研与论证,从专业课模块(必修)和专业基础课平台中选择最能体现专业特点和人才培养精髓的8-10门课程,作为专业主干课程进行重点建设,专业主干课程的遴选结果(参照附件1)上报教务处备案。
三、专业主干课程的建设内容
1.制定课程建设方案
根据课程在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定位,对课程在人才培养和所属学科(课程体系)中的地位、作用以及建设现状等进行研究分析的基础上,制定课程建设方案。建设方案包括课程建设和改革的目标和内容、主要任务、具体措施、预期效果和年度计划等内容(参照附件2)。课程建设方案经学院签署意见后,报学校批准后实施。
2.建设素质优良、结构合理、人员稳定的课程教学队伍
建设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是建设好主干课程、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每门主干课程应建立3人左右稳定的教师团队,对于教师队伍紧缺的专业,每门主干课程也要有2人组成的教师团队,保证主干课程的正常开设。鼓励具有高级职称、学术水平高、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主持承担主干课程的建设任务,全面负责主干课程建设、教学质量和学风、教风、师德建设;通过课程进修、培训、参加教学研讨会、校内外教学交流、组织课程教学研讨小组、个别指导等多种方式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促进其尽快具备高水平讲授和主持建设主干课程的能力。
3.修订课程教学大纲
教学大纲是课程教学的规范性指导文件,是进行教学工作的基本依据。教学大纲要遵循正确的指导思想,体现改革精神,符合培养目标要求,服从课程体系结构及教学计划安排的整体要求,防止片面追求局部体系的完善而忽视整体课程体系结构的倾向;要积极吸收近年来课程改革的成果并将其固化到教学大纲中,同时考虑产教融合、校企协同育人的新要求。每门主干课程均要向学院提交教学大纲,经学院审核通过后执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严格执行教学大纲,依据教学大纲撰写教案,进行课程教学。
4.教材和教学参考资料建设
教材建设是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的重要支撑,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主要参考书。要依据课程教学大纲要求,按思想性、先进性、科学性、系统性、程度水平和教学实用性等标准,选用或编写教材。要优先选用国家级、教育部、农业部规划教材,有条件的课程也可选用外文教材。无论是选用教材或使用自编教材,均须经课程负责人推荐,且经学院批准,报教务处备案。要有一套与基本教材相配套、反映不同学派学术思想或最新成果的教学参考书,并发挥其补充、拓展和深化教材的作用;采取研究性教学的课程应建立案例库,实验、实习课应有指导性教学资料。每门主干课程均应建立思考题和练习题等资料库。
5.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教学方法的改革是课程建设的难点,而课程建设重在改革。要积极开展教学研究,探索教学规律,重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进一步精简课堂教学内容,为学生创造更多的自学条件。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要,因材施教。改革传统“灌输式”以及在教学中过分偏重讲授的教学方法,积极采用启发式、讨论式、探究式等研究性教学模式。积极制作教具、课件、视频等,合理的运用现代信息技术,针对课程内容和特点选择最恰当的教学方法,广泛吸取先进的教学经验,逐渐形成具有特色、成熟的教学方法体系,使之在提高教学效率、改善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中发挥更大作用。
6.制定教学实施计划
每一门课程都应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基本要求,精心设计各教学环节,制定教学实施计划,确保教学任务的完成。教学实施计划(教师授课计划)包括课程的教学要求、进度、日程以及课堂讲授、讨论、辅导、作业练习、实验操作、参观、实习等教学环节的具体安排。
7.改革课程考核方法
课程考试要按教学计划(学期开课计划)规定进行,将平时考核与期末考试相结合(研究性教学平时成绩可占总成绩的60%);考试内容重点要考核学生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特别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依据教学大纲科学设置考核内容比例;试题难度适当,既要反映该课程的教学目标,又能测试学生的学术水平;学生的课程考试分数应为正态分布;教师应对课程教学、学生学习及课程考试结果进行分析总结。
8.建立完善、科学的实验教学体系
实验课程的教学内容由实验项目组成,实验项目是实验教学的主体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实验技能的重要载体,对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合作能力及创新思维等起到了重要作用。专业主干课程要编写具有鲜明课程特点和最新行业要求的实验教学大纲,完善实验项目建设,建立起科学、稳定的实验教学体系。
9. 部分主干课程建成在线开放课程
在主干课程中选择具有一定建设基础的课程,充分利用学校数字化教学平台,按照精品资源共享课的建设标准,进一步完成在线开放课程建设。
四、建设方法
1.重点建设,分步实施
按照先遴选、后建设的步骤实施专业主干课程的建设。
学校分五批进行主干课程建设,并公布每批次建设课程名单,利用3年的时间完成9个省级重点专业的主干课程建设,5年的时间完成所有专业的主干课程建设。
2.实行课程负责人制
主干课程建设实行课程负责人制,课程负责人负责组织建立课程建设小组、制定建设计划、建设目标及建设进度,领导建设方案的实施、接受评估验收,做到精心组织,稳步建设。
3.实行“滚动管理,质量评估”的机制
如出现建设迟缓、建设效果不明显等问题,将根据情况停止建设经费资助或撤消建设资格,另行滚动填补其它课程。
4.建设时间
立项建设的主干课程,建设时间为1-2年,学校将在课程建设期间进行检查,以确保主干课程的建设进度和质量,检查结果计入当年学校目标管理考核。
5.建设经费
学校给每门主干课程一定的课程建设经费,主要用于教学文件、教学资料、多媒体课件、授课视频、教材建设等方面。
五、保障措施
1.各教学单位要立足专业实际,认真谋划,精心组织,并负责本单位主干课程的建设工作。
2.各教学单位对本单位立项建设的主干课程,要在人力、物力等方面给予关心和支持,为课程建设提供政策保障,避免出现建设迟缓、建设效果不明显等问题。
3.教务处、信息中心等部门要加强联系与沟通,共同努力为主干课程建设创造条件。
附件:1.专业主干课程一览表
2.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主干课程建设方案
附件1:
专业主干课程一览表
序号 | 课程名称 | 课程团队 | 适用教材 | 在线课程建设计划 | ||||||
负责人 | 成员1 | 成员2 | 成员3 | 教材名称 | 出版社 | 自编/选用 | 是否建设 | 建设年度 | ||
1. |
|
|
|
|
|
|
|
|
|
|
2. |
|
|
|
|
|
|
|
|
|
|
3. |
|
|
|
|
|
|
|
|
|
|
4. |
|
|
|
|
|
|
|
|
|
|
5. |
|
|
|
|
|
|
|
|
|
|
6. |
|
|
|
|
|
|
|
|
|
|
7. |
|
|
|
|
|
|
|
|
|
|
8. |
|
|
|
|
|
|
|
|
|
|
9. |
|
|
|
|
|
|
|
|
|
|
10. |
|
|
|
|
|
|
|
|
|
|
附件2: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主干课程建设方案
学院 |
| 专业 |
|
课程名称 |
| 课程性质 |
|
课程负责人 |
|
|
|
一、建设目标和内容 二、主要任务 三、具体措施 四、预期效果 五、年度计划
| |||
学院意见
教学院(部)负责人: 年 月 日 | |||
学校意见
教务处负责人: 年 月 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