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微生物学基础、药物开发技术、健康干预策略等核心知识,掌握微生物药物研发、益生菌产品设计、医药检测技术及合成生物学应用能力,能运用交叉学科方法解决人类健康、药物研发及疾病预防等前沿挑战的复合型创新人才。
本专业学生毕业后5年左右在社会与专业领域的预期为:
1.能够运用微生物技术开发新型药物与健康干预方案;
2.具备微生物药物生产工艺优化与质量控制能力;
3.掌握益生菌产品设计与慢病管理应用技术;
4.熟练运用现代检测技术保障药品生物安全;
5.掌握合成生物学技术在智能制药领域的应用。
二、结业要求
1.综合素养价值观:具有家国情怀,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深厚的爱国情结和民族自豪感;理解微生物技术的社会责任与伦理规范,具备生态文明意识,遵循药品安全生产与可持续发展原则。
2.知识/技能/素质:掌握病原微生物识别、抗生素耐药机制等基础理论;具备药物生产工艺优化和质控体系设计能力;掌握益生菌筛选标准及慢病干预方案设计方法;熟练运用PCR等快速检测技术建立药品微生物控制流程;掌握基因编辑技术和AI辅助药物开发原理。
3.思维/创新:能针对健康问题设计微生物技术解决方案;具备创新制药方案的技术可行性分析能力。
4.沟通协作:能清晰撰写技术报告并进行跨学科沟通。
三、所属专业类、招生对象与条件
所属专业类:生物工程类
招生对象与条件:
1.全校生物科学类,动、植物生产类,食品科学与工程类各专业二、三年级学生;
2.对微生物技术应用有浓厚兴趣;
3.主修课程无不及格记录。
四、总学分
10学分(5门必修课,每门2学分)。
健康干预与医药智造微生物技术教学计划进程表
类别 | 课程编码 | 开课 单位 | 课程名称 | 学 分 | 学时 | 实践 周数 | 考核 方式 | 开课 学期 | 授课 方式 | ||
合计 | 讲课 | 实验 | |||||||||
专业必修课 | W250805001 | 生命科学技术学院 | 微生物与人类健康导论 | 2.0 | 32 | 24 | 8 |
|
| 3/5 |
|
W250805002 | 生命科学技术学院 | 微生物药物开发技术 | 2.0 | 32 | 32 | 0 |
|
| 3/5 |
| |
W250805003 | 生命科学技术学院 | 益生菌与健康干预 | 2.0 | 32 | 32 | 0 |
|
| 3/5 |
| |
W250805004 | 生命科学技术学院 | 医药微生物检测技术 | 2.0 | 32 | 24 | 8 |
|
| 4/6 |
| |
W250805005 | 生命科学技术学院 | 合成生物学与智能制药 | 2.0 | 32 | 32 | 0 |
|
| 4/6 |
| |
小 计 | 10.0 | 160 | 144 | 16 |
|
| |||||
总学分 | 10学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