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营养与健康管理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作者:发布时间:2025-07-09浏览次数:10

一、培养目

食品营养与健康管理微专业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备食品营养学、人体生理学、健康管理、食品营养分析等核心理论知识;具备膳食设计、营养咨询、健康干预等实践能力,能针对不同人群(如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制定个性化营养方案,熟悉国家相关政策法规;同时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和社会责任感,能够在医疗机构、健康管理中心、食品企业等单位从事营养指导、健康管理等工作的应用型复合人才。

本专业学生在社会与专业领域的预期为

1.能够自主开展膳食评估与营养干预健康管理与咨询

2.具有营养膳食设计的实践能力; 

3.具有健康管理与实践的能力; 

4.能够运用食品营养与健康管理方法进行社会服务工作。

5.具有良好的语言和文字表达能力、沟通合作能力。

6.具有探究学习、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二、业要求

1.综合素养价值观:具有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和社会责任感,恪守职业道德,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服务国家和社会对食品营养与健康管理的需求,在实践中充分考虑营养健康、伦理、法律法规、安全与环境、中华文化、可持续发展、未来需求等因素。

2.知识/技能/素质:掌握食品营养学、健康管理学等核心理论知识,熟悉膳食指南、营养评估、慢性病管理等实践技能。能够熟练运用食品成分分析、营养配餐设计、健康风险评估等专业技能,为社会提供优质的食品营养与健康管理产业相关服务。

3.思维/创新:具备批判性思维与科学分析能力,能够结合营养学和健康管理学方法,针对不同人群的健康需求提出个性化解决方案。关注食品营养领域的前沿动态(如功能性食品、精准营养等)。能够在社区营养干预、健康宣教等场景中设计具有社会价值的创新项目。

4.其他素质:终身学习能力,适应营养科学与健康政策的快速更新;拥有良好的健康素养,能以身作则践行健康生活方式。此外,应掌握基础的数据分析与信息化工具应用技能,具备一定的科研写作与科普传播能力,能够向公众传递科学的营养知识。

三、所属专业类、招生对象与条件

所属专业类:食品科学与工程类 

招生对象与条件:三年级;生物、化学相关专业

四、总学

11.5 学分。

 

 

食品营养与健康管理微专业教学计划进程

类别

课程编码

开课

单位

课程名称

学时

实践

周数

考核

方式

开课

学期

授课

方式

合计

讲课

实验

专业必修课

W250505001

食品学院

人体生理学概论

3

48

48

0

 

考查

5

线下

W250505302

食品学院

食品营养学

2.5

40

32

8

 

考查

5

线上线下混合

W250505303

食品学院

健康管理学(校企共建课程)

2.5

40

40

0

 

考查

6

线上线下混合

W250505304

食品学院

食品分析与检测

1.5

24

24

0

 

考查

6

线

W250505305

食品学院

营养膳食设计实训

1

 

 

 

1 

考查

5

线下

W250505306

食品学院

健康管理综合实训

1

 

 

 

1 

考查

6

线下

  

11.5

152

144

8

2

 

总学分

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