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培养目标
本微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使学生掌握智能水利系统的设计、调控与维护技术,具备应用智能化手段提升水利工程智能化管理水平的能力,培养能够在智慧水利工程和建筑工程等领域解决实际问题的复合型人才。
二、结业要求
1.工程知识:能够将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用于解决智能水利工程设计、施工、科学智能决策与协同管理等方面的复杂工程问题。
2.设计/开发解决方案:能够针对水利工程智能建造、水利信息感知、科学智能决策与协同管理等方面的复杂工程问题,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提出具有创新意识的设计、开发解决方案。
3.使用现代工具:能够选择和使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大数据和云技术、人工智能技术、新型工程仪器设备、相关专业软件及其他现代科学技术工具,对灌排工程智能建造、水利信息感知、科学智能决策与协同管理等方面的复杂工程问题进行模拟与预测,分析结果的合理性和可靠性,并理解其局限性。
4.工程与社会:基于专业知识及行业规范,正确分析和评价灌排工程智能建造、水利信息感知、科学智能决策与协同管理等方面复杂工程的解决方案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并充分理解应承担的责任。
5.环境和可持续发展:能够正确理解和科学评价灌排工程智能建造、水利信息感知、科学智能决策与协同管理等方面复杂工程的建设与运行对环境和生态保护、以及对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6.项目管理:具有管理、经济和法律等一些社会科学领域的知识背景,掌握智慧水利项目建设程序与管理办法,效益评估、立项决策方法以及运行管理体制,具备较强的管理能力,并能在多学科环境中应用。
三、所属专业类、招生对象与条件
所属专业类:水利类
招生对象与条件:面向全校所有专业二年级及以上本科生,对水利感兴趣的学生。
四、总学分
11学分。
智慧水利微专业教学计划进程表
类别 | 课程编码 | 开课 单位 | 课程名称 | 学 分 | 学时 | 实践 周数 | 考核 方式 | 开课 学期 | 授课 方式 | ||
合计 | 讲课 | 实验 | |||||||||
专业必修课 | W241103512 | 土木水利学院 | 智慧水利概论 | 1 | 16 | 16 |
|
| 考试 | 3/5/7 | 线下 |
W241103518 | 土木水利学院 | 3S技术水利应用 | 2 | 32 | 28 | 4 |
| 考试 | 3/5/7 | 线下 | |
W241103514 | 土木水利学院 | 水资源规划与智能调度 | 2 | 32 | 32 |
|
| 考试 | 3/5/7 | 线下 | |
W241103519 | 土木水利学院 | 水工智能建造 | 2 | 32 |
|
|
| 考试 | 4/6/8 | 线下 | |
W241103515 | 土木水利学院 | 智能灌溉与水资源调控 | 2 | 32 | 28 | 4 |
| 考试 | 4/6/8 | 线下 | |
W241103520 | 土木水利学院 | 数字孪生水利工程 | 2 | 32 | 32 |
|
| 考试 | 4/6/8 | 线下 | |
小 计 | 11 | 176 | 136 | 8 |
|
| |||||
总学分 | 11学分 |
备注:招收大二年级及以上本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