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培养目标
本课程旨在培养具有工匠精神和数字素养,具备扎实的编程基础和互联网应用理论知识,熟练掌握微信小程序的前端界面设计、后端数据处理与系统集成等开发技能,具备较强的项目实践能力与社会服务意识,能够胜任小程序设计、开发与运营等相关工作的高素质、创新型技术人才。
本专业学生在社会与专业领域的预期为:
1. 能够自主开展信息技术服务、数据安全管理与绿色低碳应用开发;
2. 具有微信小程序独立开发与调试的实践能力;
3. 具有面向用户需求的界面设计与交互优化能力;
4. 能够根据实际业务场景进行小程序功能模块设计与部署;
5. 能够在农业、电商、教育、医疗等行业中开展小程序定制开发;
6. 具有与团队协作开发、产品上线运营的综合能力;
7. 能主动关注前沿技术,持续学习并应用新工具和新框架;
8. 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服务意识与社会责任感。
二、结业要求
1.综合素养与价值观:
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工匠精神和团队协作意识,具有社会责任感与服务意识,了解信息技术在推动社会发展、服务民生中的重要作用,认同数字化、智能化、绿色低碳的发展理念,践行网络空间文明行为规范。
2.知识 / 技能 / 素质:
掌握前端开发(如 HTML、CSS、JavaScript)、微信小程序框架(如 WXML、WXSS)及相关 API,熟悉后端开发基础与云开发平台,具备小程序的整体架构设计、功能实现、测试与优化能力,能够结合实际需求完成独立开发与部署。
3.其他素质:
具有良好的沟通表达能力、项目管理意识和文档编写能力,能在团队开发、项目协作、产品演示等场景中有效参与与组织,能熟练使用版本管理工具(如 Git)、原型设计工具(如Axure、Figma)等辅助工具提升开发效率。
4.发展能力与学习意识:
具备自主学习和持续提升的意识,能够关注前沿技术动态(如微信生态更新、小程序云服务迭代等),主动适应技术变革与岗位需求变化,具备良好的职业规划能力,具备从开发者成长为产品策划人、技术骨干或创业者的潜力。
三、所属专业类、招生对象与条件
所属专业类:计算机专业
招生对象与条件:二年级、非计算机专业类
四、总学分
10 学分。
移动互联网小程序开发微专业教学计划进程表
类别 | 课程编码 | 开课 单位 | 课程名称 | 学 分 | 学时 | 实践 周数 | 考核 方式 | 开课 学期 | 授课 方式 | ||
合计 | 讲课 | 实验 | |||||||||
专业必修课 | W407080001 | 信息学院 | HTML5/CSS3/JavaScript基础 | 2 | 32 | 24 | 8 |
| 考查 | 3/5 | 线下 |
W407080002 | 信息学院 | MySQL数据库应用技术(含云计算) | 2 | 32 | 24 | 8 |
| 考查 | 3/5 | 线下 | |
W407080003 | 信息学院 | Nodejs编程实践 | 2 | 32 | 24 | 8 |
| 考查 | 4/6 | 线下 | |
W407080004 | 信息学院 | 移动互联网小程序开发 | 4 | 48 | 32 | 16 | 1 | 考查 | 4/6 | 线下 | |
|
|
|
|
|
|
|
|
|
|
| |
小 计 |
|
|
|
|
|
| |||||
总学分 | 10学分 |